top of page

【香港生態史地歷奇】

風吹葦草動:
向黎小田致意(上)

圖、文:彭玉文 / 本會幹事 /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著述者

 

  當年中學國文課本古文,篇篇要全文背默,四十年後的今天想誦出一篇半篇,搜索枯腸多未能;半文言的粵語歌詞,不少卻可脫口而出,惟當時大多不知其中義蘊,對主題及上下文關係無所用心,不求甚解,而今才有一定閱讀及解謎能力,可予澄清修正。1980年初關正傑《殘夢》當中有句:

人站到千里外,你可感到,風吹葦草動。

 

 

五節芒

  當時只覺鏗鏘悅耳,意境優美,但是搞不清,站在千里外的,是你還是我?為何會站在千里外?「風吹葦草動」有甚麼好感受?為甚麼語帶不忿?今以博物學入手,得知葦是蘆葦,古稱蒹葭,《詩經‧國風‧秦風》有男子借它對意中人表白努力追求、忠貞不二的決心:

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

為了追尋在對岸驚鴻一瞥的女神,在冷得露水結霜的晴朗早上,走入長滿蒹葭的濕地。逆流前進,無論水道如何阻隔漫長,走得如何落泊與心傷,毫無退縮撤離之意。順流前進,有幾次蒹葭因風搖晃,倒影在水中央,彷如女神招手,激勵前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白茅

  嫌以上解釋太複雜,可用「愛意」一詞代替「風吹葦草動」。因為女生感受不到男生的愛意,所以男生內心不忿,在她不在的現場向她發牢騷。為甚麼女生感受不到男生的愛意?正如其他歌詞說,因濃情蜜意「隱藏」心中,願妳「有天」必然「猜中」,男生對女生的情意,在行為、言語、表情、動作上沒有表白,或有表白而不明確,讓女生解讀不出。可笑的是,男生不把這困局歸疚於自己的怯懦,只寄望女生能聰明地「猜中」他心意。憨男最可怕的地方是,相信他的愛意一旦發出,便會永恆存在,不管一年十年數十年,女方終「有天」會接收到,他曾付出的心力,不會被白費,能量不滅於宇宙。

 

  歌詞說「有時」望見卿你「露愁容」,可以日日鑑容辨色,兩人的實際距離一定很近,可據之推斷是同班同學、鄰居或辦公室同事,甚至是師生、上司下屬關係,但男方感應的心理距離卻有「千里」,彷如移民外地,天各一方,兩人各處於地球對蹠點上,所以說「如若地心可相通,會明白愛意濃」,妄想可以在隔膜中傳情達意,正是這種妄想,拖延了正面溝通的行動,製做的距離,由千里增至12,742里(地球直徑)。

 

 

 

 

夏天的蘆葦

  這種含蓄、矝持男生,聽說在現世是稀有物種。難以理解這種心理,不明白歌詞義蘊,證明你心理正常。有興趣更深入了解這類變態男生愛情心理,可參閱高橋留美子動漫《相聚一刻》、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《戀人絮語》、新儒家大師唐君毅《愛情之福音》。

  作為博物學愛好者,必須指出,葦草只生長在水邊濕地,在山野旱地裡生長,外形近似葦草的禾本科,有多種茅草或芒草,一般山友仍以蘆葦稱之。執着正名,如反對指紫荊為洋紫荊之類,非要唱成「風吹芒草動」不可,不但不合音符,更破壞詩意,也脫離一般群眾需要。肯花時間人力,說不定可以找出某種茅草或芒草原來有「山蘆葦」、「旱葭」一類別稱的證據,這時便名正言順。找不出,可親手杜撰,讓證據出台。當以上解釋都無法讓人接受,可以提出,此詞只傳於市井坊間,又不是登大雅之堂的憲法文件,正名規範於此不適用,正名者其實失禮,不識詩教。所以,風吹葦草動,是要繼續唱下去的。《殘夢》作曲人黎小田近日離世,謹以本文向他致意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秋冬開花的蘆葦

 

原載於【橙新聞】

http://www.orangenews.hk/culture/system/2019/12/02/010133285.shtml

螢幕快照 2020-03-25 21.31.56.png
螢幕快照 2020-03-25 21.32.17.png
螢幕快照 2020-03-25 21.32.36.png
螢幕快照 2020-03-25 21.32.50.png
bottom of page